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

Center for Legal Assistance to Pollution Victims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新闻中心 >>工作动态 >>2006 >> “中国迎接气候变化的挑战”研讨会在京召开
详细内容

“中国迎接气候变化的挑战”研讨会在京召开

发布作者: 祝芬    发布时间:2006-11-6    浏览次数:3092次   信息来源:

2006年11月3日,国际资本结构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Capital Formation)及全球发展组织(World Growth)在北京召开了“关于中国迎接气候变化的挑战——持续发展的理想战略”研讨会,探讨北京为促进新技术发展、鼓励能源节约、加强能源供应、同时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所采取的战略问题。我中心许可祝副主任作为民间环保组织的代表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
    全球发展组织是一家非盈利的非政府组织,致力于研究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对促进增长和减少贫穷所产生影响。该组织的创始人、主席艾伦•奥克斯利(Alan Oxley)先生首先发表了讲话。他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下,发展中国家不必采取减缓经济发展的方式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为2005年中国、日本、印度、韩国、澳大利亚、美国签署的《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合作体计划》已经为发展中国家制定气候变化政策提供了一种相对可行的方法,即采用新技术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以符合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的目标。
    国际资本结构委员会为全球决策者、媒体和公众传达以下信息:经济实力和稳定性取决于为促进资本结构而经过缜密考虑所制定的经济和环境政策。其董事经理玛格•托宁(Margo Thorning)女士也认为技术转让在减少温室气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果采用新投资的技术,那么,2012年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减少2600MMTCE,这将远远超过《京都议定书》规定的600MMTCE的可削减目标。关于中国如何适应经济增长和气候变化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点战略:第一、在落实相关政策前要进行成本分析。第二、通过促进经济自由和市场改革,清除阻碍市场运行的障碍。第三、增加新技术研发,降低能耗强度。第四、支持新伙伴关系,鼓励技术转让。
    国家改革与发展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姜克隽主任在点评发言中认为,寻求既不影响经济发展又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这对于世界各国都很重要。中方非常支持能源技术转让及其开发活动,并希望在气候变化的领域下,寻求更具体的合作方式,以最终达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技术合作中共赢的目的。
    会上,来自新京报、竞报、财经日报的记者就相关的问题向三位专家提问。专家们在解答问题的同时,呼吁媒体多多向公众进行宣传,并希望国内投资者关注有关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节能等方面的问题,更积极地投入技术合作中,以共建美丽家园。
(Fjcupl)


关注微信公众号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30;2:00— 4:30 

联系热线:86-10-62267459

公司邮箱:office@clapv.org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点众互动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