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

Center for Legal Assistance to Pollution Victims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新闻中心 >>工作动态 >>2011 >> 我中心支持的全国首起草根环保NGO组织提起的公益诉讼获法院立案
详细内容

我中心支持的全国首起草根环保NGO组织提起的公益诉讼获法院立案

发布作者: clapv    发布时间:2011-10-20    浏览次数:4267次   信息来源:clapv

     我中心作为支持单位的全国首起草根环保NGO组织提起的公益诉讼于2011年10月19日下午正式获得云南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该案是由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和曲靖市环保局作为共同原告,我中心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作为支持单位,以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云南省陆良和平科技有限公司为被告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我中心的环境公益志愿律师刘湘、戴仁辉作为公益律师团成员参与本案的诉讼。2011年6月12日上午,曲靖市麒麟区三宝镇张家营村委会湾子村的部分群众反映有放养的山羊死亡,三宝镇核实情况后迅速向区委、区政府及环保部门报告。由此揭开了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在南盘江边长期非法堆放及处置铬渣的行为,对周边的生态环境、水源、土壤、居民人身健康已造成严重污染和威胁。自然之友和我中心等环保组织、环保人士迅速作出反应,很快成立了公益诉讼律师团,并赴云南曲靖现场调查。2011年9月20日,自然之友及公益诉讼律师团成员向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了诉讼材料,曲靖中院收到诉讼材料后对该案非常重视,表示会慎重研究。10月19日,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原告送达了案件受理通知书。该案无论是环保NGO组织的原告主体资格还是作为支持机构参与诉讼,都是对环保公益诉讼的重大突破,必将更快的推动我国公益诉讼立法的进程。对如何充分发挥草根环保组织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作用和律师对环境公益诉讼如何进行法律援助也将带来新的课题。 


                                    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 
                                                支持起诉意见书

     尊敬的云南省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又称“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以下简称“法律帮助中心” ),支持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自然之友” )提起对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云南省陆良和平科技有限公司的环境公益民事诉讼。
     法律帮助中心,成立于1998年,是经中国政法大学批准、司法部备案的环境资源法研究机构和民间环境保护团体,长期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环境法治的推动工作。        
     2011年8月12日,云南曲靖发生严重的铬污染事件,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法律帮助中心在得知此消息后,立即组织律师关注事件的发展,并积极联络其他环境保护组织,希望通过法律途径制止非法排污行为的继续发生,消除已堆存铬渣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危险,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2011年8月25日,自然之友组织环境公益律师团成员到云南曲靖陆良县调查了解此案。调查结束后,自然之友就此案正式组织成立了公益律师团队,法律帮助中心的两位律师也正式加入了这一团队。
     铬盐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国民经济中约10%的产品与铬盐有关。市场对含铬产品的需求量很大。铬盐企业主要从铬铁矿中提取金属铬和铬类化合物,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铬渣产生。据资料显示,缘于落后的生产工艺,铬盐提取率只有75%,生产每吨铬盐产品要排放2.5吨甚至3吨高毒性铬渣。只要铬没被转化成产品固定下来,成为不可溶的形态,这些铬就会变成离子铬,铬遇水即溶,很快成为毒性极强的六价铬。铬渣中的六价铬汇入附近的地表水或渗入地下水,对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造成了严重污染;六价铬经皮肤接触可能导致过敏;六价铬极易通过消化、呼吸道、皮服及黏膜侵入人体,被人体、动物吸收并在体内蓄积;吸入某些较高浓度的六价铬化合物会引起流鼻涕、打喷嚏、瘙痒、鼻出血、溃疡和鼻中隔穿孔,甚至可能致癌。在近日出台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 “十二五”规划》中,铬和汞、镉、铅和类金属砷等其它4种重金属一并被列为重点监控与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的对象。
     根据环境公益律师团队的调查,两污染企业违法在南盘江边堆放铬渣,给南盘江以及周边农田和农民造成了严重污染,共同实施了环境污染行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两污染企业应当按照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铬渣全部用于铬粉生产,做到“无废渣外排”。但是,环境公益律师团队调查发现,两污染企业不仅外排废渣,而且已经在南盘江边堆存了近15万吨的铬渣。根据环境保护组织绿色和平的取样调查,距铬渣堆场外南盘江上游500米处,六价铬浓度属于正常值。而在铬渣堆场正下方的南盘江水中,检出六价铬的浓度超过五类水标准两倍,证明两污染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已经对南盘江造成了污染,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污染已经扩大到了附近的农田和农民。
     据专家分析,两污染企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危害和生态损害是非常严重的,恢复和修复的过程将是漫长而艰巨的。两污染企业的污染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甚至对周边农田的安全和所居住村民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危害,这种无视和肆意践踏法律的行为应当被予以所追究和惩罚。鉴于上述原因,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依据《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之规定,支持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对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云南省陆良和平科技有限公司提起环境公益民事诉讼,希望通过法律途径来制止污染,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中国政法大学 
                                                                          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 
                                                                            二O一一年九月十五日


关注微信公众号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30;2:00— 4:30 

联系热线:86-10-62267459

公司邮箱:office@clapv.org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点众互动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