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

Center for Legal Assistance to Pollution Victims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 从事后维权转向事前预防 中日专家研讨环境纠纷问题
详细内容

从事后维权转向事前预防 中日专家研讨环境纠纷问题

发布作者: 赵永新    发布时间:2004-4-5    浏览次数:833次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环境权益是公民权益的重要内容,而污染受害者多为弱势群体,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法学界、医学界和新闻界人士义不容辞的责任。”
  “实践证明,环境诉讼不仅是维护受害者权益的需要,也是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3月20日至21日,第二届环境纠纷处理中日国际研讨会在美丽的日本熊本学园大学举行。发言者精彩的演讲不时激起阵阵热烈的掌声,把周末的校园映衬得更加安静。
  40多年前发生的水俣病敲响了日本环境污染的警钟,也拉开了日本民众向环境公害宣战的序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受害者权益的斗争不断向纵深发展;在中国,随着环保事业的日益深入和法制的不断健全,环境诉讼案件近年来日益增多———两国学者间的交流也随之展开。
  3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污染受害者救助中心主任王灿发教授带队的中方学者一行14人,先考察了水俣病的发生地———水俣市,对这一环境公害导致的灾难和日本民众为此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抗争,有了真切的了解。鉴于2001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研讨会的丰硕成果,中日双方参加第二届研讨会的都是两国环境法学界的“实力派”:中方除王灿发教授外,还有武汉大学蔡守秋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周柯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张梓太教授等;日方的20多位专家学者中,包括被誉为“水俣病受害者救助第一人”的熊本学园大学教授原田正纯,德高望重的原冲绳大学教授宇井纯,岩手县立大学教授南博方,以及著名律师马奈木昭雄、村松昭夫等。此外,韩国的3位学者也慕名参会。
  在20日上午的开幕式上,熊园大学校长坂本正先生亲自到会致辞,他衷心希望此次会议能够成为推动亚洲21世纪环境纠纷处理协作的一个起点。之后,两国学者分别介绍了本国公害救济的发展进程,并围绕“环境案件诉讼的困难与方略”、“环境维权的制度建设”、“公害问题解决上的课题及其展望”等专题进行了研讨。
  研讨会安排得非常紧凑,与会代表连中场休息和吃午饭的时间也不放过,纷纷见缝插针,互相切磋。这可忙坏了马长春和大森喜久惠两位翻译,害得她们连饭都没吃好。“获益匪浅”、“意犹未尽”,成为与会人员的共同感受,大家达成了诸多共识———
  虽然中、日、韩三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但都面临着环境保护的严峻挑战,加强合作尤为重要;
  鉴于受害者一方处于弱势,以及污染损害因果关系的复杂性,法律界、医学界、新闻界等的帮助尤为必要;
  污染损害一旦发生,实际上是无法恢复的,无论是身心健康还是自然环境。因此,环境诉讼关注的焦点,应从事后维权向事前预防转移……
  短短5天的研讨紧张有序,东道主熊本学园大学、日本环境会议和日本全国公害律师团联络会细致周到的安排、严谨认真的作风和热情友好的款待,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3日中午,原田正纯教授送中方人员到福冈机场,与大家挥手道别:“分手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在今后的交往中,我们不仅要开展学术上的交流,还可以进行心灵上的沟通。”
  原田先生的话在大家心中产生了深深的共鸣。王灿发教授激动地说:“通过这次短暂的交流,我们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感受到了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为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保护大家共同拥有的地球家园,我们期待着下次相逢!” 
(HX01)


关注微信公众号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30;2:00— 4:30 

联系热线:86-10-62267459

公司邮箱:office@clapv.org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点众互动 | 管理登录
seo seo